李铁:城市发展方式和地产商均面临转型

   日期:2016-06-23     来源:中国网    浏览:172    评论:0    
核心提示:21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在第十三届(2016)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上表示,城镇化发展趋势下,过去以地产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方式以及地产商现在都面临转型。
  21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在第十三届(2016)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上表示,城镇化发展趋势下,过去以地产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方式以及地产商现在都面临转型。

  李铁称,房地产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比往往超过60%,过去,地方政府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房地产城市建设上,不过现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包括二线城市普遍出现住房积压现象,上百亿平方米的住房销售积压,意味着未来十年左右都难以消化。最近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针对这些现象,一是要解决政府转型问题,促进城市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二是解决房地产商转型问题,比如宏观上解决房地产投向、适应互联网发展等。”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人口是7.6亿。李铁认为,如果按每年0.6%到0.8%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城镇人口会达到9亿。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潜在商机。如何抓住这商机目前尚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农民进城购房欲望并不是很强烈,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需进行改进,如2015年农民工购房比重只占1.3%,2.6亿农民工只有两三百万人购买住房;二是土地制度改革没有进行。

  江西南昌:城市化迈入质量并重新阶段

  2001年至2015年,江西城镇人口从1149万增加到2357万,净增1208万人,年均增长80多万人;2015年底,全省城市建成面积2281.72平方公里,较2000年增长73.98%;全省城镇化率从27.69%上升到51.62%,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与此同时,城镇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截至“十二五”末,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沪昆沿线城镇发展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及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正在加快建设,总人口达1980万,占全省...

  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存在透支风险

  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存在透支风险虽然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也具备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教育资源集中等优势,但整体看,二线城市基本面并不支持房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一是从供求分析看,本轮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更多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回潮的驱动。在本轮房价升温启动前,二线城市住宅供求大体处于弱平衡的状态,即经历过前期市场高温和市场调整和刺激之后,房价绝对水平与地方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状况相适应,刚性住宅需求和改...

  5月一线城市涨幅持续走弱“强二线”城市仍发力

  二手住宅价格方面,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9个,比4月减少2个;涨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有25个,比上月增加5个;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3个,比前期增加3个。“房价总体涨势放缓,一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数据时说。

  楼市去库存分析:一二线城市容易三四线较难

  “当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利率维持在低位。因此对普通家庭而言,存款、理财收益率不高,股市、汇市又难以把握,因此投资有概念的房产也成为了保值增值时的无奈选择。就市场本身来看,楼市涨幅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的背后有着政策调整和‘比价效应’双重因素。”董登新分析。“去库存”战远未打完除了价格,成交量对去库存进程的反应其实更为直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8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2%,...

  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势放缓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政策暖风温暖了楼市,三线城市巨量的库存终现松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楼市库存已经连续多月下滑。一系列政策在出台时有意避开了库存问题不大的一线城市,而预期转向等因素还是让一二线楼市出现价量齐升的旺销状况。对于部分楼市的波动,一位智库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问题其实并不出在“去库存”上,本轮一些楼市大幅上涨的根源也不在于房地产政策本身。这位专家认为,事实上,楼市真正过热的地区是少数城...

  近20城市曾推地方性叫车平台半数已处停滞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上线了地方性叫车平台,它们的共同点是官方色彩浓厚——政府搭台,出租企业唱戏,天生具备“合法性”;号称不动用财政资金,但国资成为主力军,投入不菲。那么,这些平台眼下状况如何?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浪费呢?这些地方性叫车平台中,有的是此前电召平台的升级版——如北京市出租汽车统一电召平台“96106”推出的升级版应用飞嘀打车,有的是全新打造的APP——如上海大众出租车集团的大众出行,广州...

  建立规范透明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防范财政风险,实现财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新规的宗旨。有基于此,地方政府融资的出路首先在于矫正地方政府融资的“主体错位”,逐步剥离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功能,回归到地方政府直接作为融资主体进行融资;其次,要遵循预算法精神,地方政府融资要采取以政府直接发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者,为了尽可能舒缓政府直接负债融资压力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大力...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是依法规范存量债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对经济下行期间避免地方债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以及违反规定替企业偿债的,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追究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开。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